2025年,汽车行业迎来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: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状况来看,目前传统油车和新能源几乎各占半壁江山。面对新能源市占量节节攀升,曾经凭借油车风光无限的传统车企,接下来将何去何从?
事实上,类似长安、吉利、广汽这样的传统车型,早已在电动化方面进行布局,并且拥有独立的新能源品牌。他们不空谈颠覆,而是脚踏实地,以强大的造车底蕴为根基,默默为消费者带来更扎实可靠的续航里程、更安心的品质保障。由于汽车产品的研发周期漫长,往往需要20个月甚至更久,这些车企手上还有很多“大牌”尚未向市场打出,目前处于厚积薄发的势能转化阶段,导致在声量上、销量上未能达到预期。但是从技术储备、产品布局、造车经验等方面来看,这些传统车企的前景仍然十分乐观。
以广汽集团为例,自去年年底启动“番禺行动”,进行为期三年的全面深化改革。这场改革涵盖了经营型总部打造、实施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、再造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以及推进人事改革等多个关键领域。“番禺行动”改革后新开发周期的产品虽尚未开始投放市场,但受改革行动的积极影响,广汽集团的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。数据显示,广汽在5、6月销量环比实现增长,市场表现已经在逐步回暖。
在积极推动内部改革的同时,广汽集团携手行业巨头,共同开拓新的市场领域。今年3月,广汽集团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华望汽车正式成立,投资高达15亿元,目标直指豪华智能新能源市场。在华望项目上,广汽给予华为较大的话语权,内部更是以尊重华为意见作为重要的工作原则。目前华望正在研发阶段的两款新车,在内外饰设计、三电系统、智能化以及底盘等核心方面,都深深打上了华为的“烙印”。首款产品定位为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,计划于2026年正式面市,届时必将在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一阵风暴。
此外,广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成绩斐然。今年上半年,广汽在海外成功导入4款新车型,顺利完成7国市场入网,新增92家网点覆盖,海外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,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累计同比增加45.8%。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广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,更彰显了广汽集团的全球战略布局正在稳步推进。
站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十字路口,中国车市正在上演一场传统积淀与未来科技的深度融合。当广汽工程师笔记本上跳动的机械参数,与华为程序员屏幕里流转的代码在会议室投影下重叠,这场变革早已跳出油电之争的狭隘赛道。事实上,广汽集团的改革行动,正在打破制造与科技的圈层壁垒,全面满足用户对“好车”的期待感,这种跨越边界的协同共生,恰是行业从内卷博弈转向价值共创的鲜活注脚!